诊室里的匾额文化

时间:2022-01-09 17:55:00 来源:网络   阅读量:9310   

诊室里的匾额文化

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,自秦汉以来己延绵两千多年,融汉语言、书法、雕刻于一体,集思想性、艺术性于一身,是中国独有的商业语言和文化符号。它不仅是指示标志、文化标志,更是身份标志。在过去的年代里,匾额被广泛应用于宫殿、牌坊、寺庙、商号、民宅等建筑的显赫位置,向人们传达皇权、文化、人物、信仰、商业、景观等信息。

与此同时,不少医家诊室内也悬挂着他人馈赠的匾额,颂扬其医术精良、医德高尚,同样也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。来看看江苏省吴中地区部分医家诊室之匾额吧。

吴中地区历史悠久,文化发达,名医辈出,著作甚丰。据资料介绍,上自周代,下至清末民国初期,吴中历代名医就达一千余人,有医官、御医百余人,其中不乏医学理论精湛、医德医风高尚之士,他们受到各级政府官员的褒奖,文人雅士的赞颂,广大病员的爱戴,其赞颂匾额之众,可想而知。

良士堂>

一经独圣>

岐业冠军>

涪水神针>

志济>

品术端醇>

妙手回春>

春满上池>

谊局儒行>

着手成春>

还有些名医,不仅历任官员赠以匾额,还世代受到赞颂。俞志高《吴中名医录》载:“王延采,清·元和县人,名医家瓒四世孙,继祖业,以医著名吴中,蒙苏抚荆道乾给‘品高术妙’额,粮道树棠给‘仙手佛心’额,督粮同知唐先甲给‘尤精俞扁’额。张毓庆,清·吴县人。精于医。长州知县给‘董仙仁术’匾。子金鉴,孙文涛,曾孙廷枚,皆继其业。吴县郭知事给‘万家生佛’匾,姚又澂送‘学绍南阳’匾,朱家元送‘感遇良医’匾。”

探讨匾额的传统文化,不但有助于匾额历史的研究,对于现代广告的发展和创新、医德医风的发扬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、启迪和促进作用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