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道医”与“道教”今说

时间:2025-04-28 17:36:04 来源:网络   阅读量:8910   会员投稿

道医,这一概念源自于道家的修身学说,它不仅仅是一种医学流派,更是融合了宗教色彩的医学实践。道医的核心理念来源于《道德经》中的“道”

和《黄帝内经》的阴阳五行学说,通过形神兼治的手段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道医与道教紧密相连,但又具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和文化内涵。

道医的学术特点

医道同源:道医与传统中医学均源自上古原始宗教人文关爱的诉求,伏羲画卦、黄帝祖述《内经》、神农撰用《本草》,共同开创了中华民族“三坟”之学。

医道一体:道医与传统医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能分割,许多著名的医学大家同时也是道学大家,他们通过修炼内丹和外丹,深化了对医道的理解和实践。

医道互补:道医追求的生命和美健康的诉求与道家对成仙证道的追求相互支撑、补充与完善,体现了敬畏生命、摄护生命、修养生命、觉悟生命的哲学思想。

道医的历史发展

远古至春秋时期

道医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伏羲黄老学说中的守一法,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。伏羲、黄帝、神农不仅是部落的首领,更是部落宗教团队的首领,他们通过口传心授传授了三坟之学,奠定了道医的基础。

商周春秋战国时期

在这一时期,道医秘法开始传承,商汤封神大战后,昆仑仙师留下了道医秘法,为后世道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秦汉时期

汉代道教创始时期,早期道派如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将传教与治病相结合,采用了带有浓厚巫医色彩的治病方法,如符水咒说等。

魏晋南北朝时期

葛洪创建了神仙道教体系,强调以道医治病是济世利人的大德。陶弘景在药物学、本草学及养生学领域有重要贡献,推广了预防养生的思想。

唐代至宋元明清

唐代以后,道医继续发展,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道医名家,如孙思邈,他强调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熟多部经典和方术,体现了道医知识体系的传承和完善。

道医的著名人物及其贡献

张道陵

张道陵是东汉时期的天师,创立了五斗米道,将道教与医学结合,推动了道医的发展。

孙思邈

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,著有《千金方》等著作,强调医者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。

葛洪

葛洪是魏晋时期的道教理论家和实践者,创建了神仙道教体系,对道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“道医”与“道教”今说

神龙道医创办 人、香港道医药协会发起人:谭万物

道医的现代意义

尽管时代变迁,道医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文化,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。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,还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。通过学习和研究道医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,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与完善。总之,道医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流派,其由来和发展历史悠久,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医学智慧。通过对道医的研究和应用,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文化,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供稿:香港道医药协会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