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养生,让夏热与秋凉“接轨”

时间:2022-10-11 18:18:51 来源:中国经济网   阅读量:14972   

杨延龙

秋季养生,让夏热与秋凉“接轨”

秋天始于初秋,止于初霜在节气宋中,立秋在八月夏,白露在九月秋分,寒露在十月初霜秋季白天越来越短,夜晚越来越长,湿气渐去,干燥渐长,气候由热转凉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,也是人体阴阳代谢的关键期,阳消阴长,阳盛阴衰

在此期间,人体要顺应《春秋》,减缓秋刑,做好冬藏阳气的准备这里从市民的日常生活出发,谈谈秋季保健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

关键词:日常生活有时会遮挡冷空气。

首先是活着秋天白天热,早晚凉,昼夜温差大衣服要根据气温随时调整,避免穿多出汗或少感冒出汗过多易损伤津液,常导致口干,眼干或皮肤干燥无光泽感冒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,如感冒,肺炎,支气管炎,咽炎,支气管扩张等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寒露后不宜穿凉鞋身体虚弱,总是怕冷的人,应该穿能遮住脚踝的裤子防晒保暖,避免寒气从脚底传来所谓寒露不露脚

同时,秋季人体出汗较夏季明显减少,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,身体进入生理休息阶段往往会感到疲劳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要早睡早起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秋三月叫榕平,天急气爽,早睡早起,皆鸡欢喜早睡顺应阳气收敛,早起舒展肺气,防止过度收敛一般晚上10点可以准备睡觉,不晚于11点,早上6点可以起床活动,秋季早睡早起是养生的根本

关键词:坚持锻炼提高正气。

夏天太热时,人们的运动时间相应减少秋季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,促进身体血液循环,提高氧气利用率,增加肌肉和血管的弹性,提高心肺功能

为了提高人体在冬季的御寒能力,容易患气管炎的呼吸抵抗力较弱的人,在秋季要进行专门的锻炼,以保证身体能够顺利地连接炎热的夏季和凉爽的秋季,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寒能力。

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,可以选择一些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,增强血液循环,改善心脏功能,改善大脑供血和脑细胞供氧,减少脑动脉硬化比如散步,慢跑,太极拳,八段锦,五禽戏等,这些运动不仅不会因出汗而消耗过多的气体而伤津,还能舒展筋骨,提高身体素质

在众多运动中,特别推荐慢跑不像太极拳,八段锦,五禽戏等,这需要专门的学习,与游泳需要专门的场地不同,慢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不仅有利于心肺功能,还可以预防肌肉萎缩,冠心病,高血压,动脉硬化等另外,慢跑在增强体质的同时,还能让人心情变好

关键词:3:情绪调节疏肝理气

秋季,人的情绪要从夏季的躁动中逐渐安定下来,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,才能减轻秋寒对人体的危害收敛自己的心情,控制自己的情绪,以适应秋天的状态

正如《苏文四·漆雕神大论》所写:使心安,缓秋刑,敛气,使秋平,无志,清肺,此秋宜养收之道逆之,则伤肺,若逆之,冬则释然,拜者甚少

如果不能适应秋季杀寒,阳气收敛的特点,使肺清化,就会伤肺,引起冬季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这是因为肺和大肠在表里,肺气的宣降失调会影响大肠传输化学物质的功能,从而引起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,急躁,易怒,不安,肝气郁结,情绪抑郁,思维过度等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

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肝气犯胃或肝胃不和的胃病患者,主要表现为胸胁胀满,胃脘胀满,情绪波动等建议你放下压力,丢弃烦恼,适当放空自己还可以多听轻音乐,多参加户外活动,多和朋友家人交流,放松情绪

关键词:4:饮食能润肺气。

饮食也是市民朋友每天最重要的必修课俗话说,七月枣,八月梨,九月柿红秋天,各种农作物成熟,食材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因此,秋季饮食应以润肺祛燥为主,滋补为辅

秋天吃水果,凉了喝。

《食一餐即将发生》说:秋燥,宜食麻以滋润,禁饮寒秋季燥气当令,易伤津液,宜滋阴润肺可以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,如枇杷,百合,花生,芝麻,核桃,杏仁,蜂蜜等能润燥滋阴,润肺养血的食物同时,避免冷饮刺激胃肠道,如吃西瓜,冬瓜等凉性食物,导致消化不良和消化道疾病

秋天吃酸,不吃辣。

《苏文藏气法时轮》中有一句话,肺主秋肺敛,急食酸以收之,盛酸,则泻之中医认为,五脏应在五时,各有主季,即肺气应在秋季酸能敛肺气,辛能散泻肺,秋季采收为宜你应该多吃些酸味水果和蔬菜,如苹果,杨桃,柠檬,山楂等,少吃辣椒,葱,姜,蒜等辛辣,干燥,刺激性强的东西

吃粥,多喝水。

秋季身体缺水,粥不仅能补充身体缺水,还能暖胃养胃俗话说粥为先可以常吃银耳莲子粥,百合粳米粥,芝麻花生粥,山药苹果粥等在秋季,它具有滋阴润肺,益智安神的作用秋季皮肤水分蒸发过多,应多喝水或保持健康的茶,如清肝明目的菊花茶,调肾气的枸杞茶,补气生津的西洋参茶,疏肝解郁的玫瑰花茶,润肠通便的决明子茶,利咽提神的薄荷茶等

总之,秋季暑热消失,气温逐渐下降,秋季燥气越来越充沛,主要表现为寒燥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御寒,坚持锻炼以提高正气,调节情绪,疏肝理气,润肺气,以满足秋季储存阴精,保持阳气的健康需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